11月8日,“叮铃铃……”伴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理学院、至诚书院“蒲公英计划”科普专项行动(第47期)走进了汕头市举登小学、山兜小学,《指纹侦探:如何利用指纹追踪犯罪》《水的奇妙旅行:如何节约水资源》《“声声”不息:从耳畔到宇宙的声波之旅》等课程悉数登场,面向两所小学1-6年级全体学生共同开启科普之旅。
“为了准备这节课,我们小组的同学们经历了收集资料、备课、试讲等各个流程,只为把这门课打造得更完善一些。当站在讲台上,看到大家积极参与、热情互动时,我们觉得一切付出都很值得!”22级陈瑞玲同学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课——《甜蜜魔法:蜂蜜制造大揭秘》,借助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和互动游戏,生动讲述蜜蜂酿制蜂蜜的全过程,并引导小学生向蜜蜂学习勤劳的优秀品质。
“你看,这个是姐姐教我制作的小蜜蜂,这节课还使我对小蜜蜂、蜂蜜有了更多的认识,我们也要像小蜜蜂一样,付出劳动才能有更多的收获。”举登小学一名2年级的小学生说道。
“大家平常喜不喜欢喝饮料呢?你们觉得饮料对我们而言,是好还是坏呢……”在山兜小学,23级的腾勇发同学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主题为《咕噜咕噜:饮料喝多害处多》的科普讲座。
谈及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腾勇发表示自己以及身边很多同学都很喜欢喝饮料,小学生们也是如此,希望能够通过这一主题的讲解,让更多的小学生意识到饮料对身体的危害,从而树立正确的健康观、饮食观。
走进山兜小学三年级教室,只见同学们紧紧靠墙,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和兴奋的光芒,教室里似乎“浓烟滚滚”,原来是23级李春意同学正在向同学们讲授《火箭炮探秘:小学生也能懂的军事科技》,并展示他制作的简易“火箭炮”。随着李春意点燃了“火箭炮”的引线,教室里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同学们屏住呼吸,眼睛紧紧盯着那个即将发射的“火箭炮”。只听“嗖”的一声,一个小型的自制火箭弹从塑料瓶中射出,直击由纸杯打造的壁垒。虽然没有真正的火箭炮那样震撼,但这个小小的实验足以让同学们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和力量。
举登小学的林校长向师生们表示感谢:“‘蒲公英计划’弥补了学校科学教育资源的不足。大学生们上课形式有趣多样,让孩子们感兴趣、爱学习,欢迎你们常来!”
山兜小学的郑主任讲到:“你们的到来,让我们的科学教育焕发了新的生机。期待‘蒲公英计划’能够延续下去,继续为我们的孩子们带来知识和乐趣。”
在“蒲公英计划”科普专项行动推进过程中,不仅仅让更多的中小学生从中受益,主讲人、志愿者等大学生也收获颇丰,整个过程恰如一场育人和育己的同频共振。
在面向举登小学5-6年级学生的《蜿蜒密语:蛇的隐秘生活与奇妙习性》课程中,主讲人23级廖弘烨同学回忆道:“从初登讲台的忐忑不安,到不断调试自己的状态,再到与小学生们互动、游戏,最后收获的是小学生们热烈的掌声和开心的笑脸,整个过程虽然只有40分钟,却是一次特别难忘的经历。”
23级杨长楠同学则带着山兜小学四年级的同学们领略了水的奇妙旅行。他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个透明的保鲜袋,鼓励他们用彩色笔在上面画上太阳、河流、云朵等与水循环相关的元素。小朋友们兴奋地接过保鲜袋,开始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用色彩斑斓的笔触描绘出他们心中的水循环图景。“现在,我们要用这些画好的保鲜袋来模拟水循环的过程。”杨长楠边说边拿起一个热水瓶,小心翼翼地往每个画好的保鲜袋里灌上热水。“这些热水就像是太阳的热量,它会使水蒸发,变成水蒸气。”这个简单而又直观的小实验,让大学生与小学生异口同声道“每一滴水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它们,保护我们的环境。”
40分钟的科普讲座既创造了大学生与小学生深度交流的空间,也营造了大学生与自身学科深度对话的场景。主讲人、志愿者们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小学生,而小学生的积极反馈则无形中塑造了青年学子的学科自信,是一场大手拉小手共建“大思政”体系的双向奔赴。
从政策到资源,从线上到线下,从学校到个人,优质科普教育正从汕头大学出发,如蒲公英般飘进千万个孩子的科学梦想里,飘进未来科学家们的心里。
文字:丁源、赵越
图片:叶欣、蔡婧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