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动态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动态 -> 新闻资讯 -> 正文

“我是外国人而不是外人”——大山在汕大侃大山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4-10-17

10月15日晚,加拿大籍主持人,中国首位外籍相声演员大山受至诚书院第十六期讲坛的邀请莅临汕头大学科学报告厅,从主持人到演员,从英语老师到汉语老师,从“大山叔叔讲故事”到抗癌和环保爱心大使,从宣传工作者到文化顾问,大山带着多元化的角色展现了一场介于演讲与脱口秀之间风格的演出——“大山侃大山”。

会场座无虚席,演出一开始,大山就以自己作为一个60后,比在场的所有90后的大学生来到中国的时间都早,别人对他“虽然您老了,不过还很帅”的评价应该改成“而且还很帅”这些俏皮话,使得陪伴我们多年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大山老师立即与观众拉近了距离,互动变得有实感。

回忆起自己学习汉语的经历,在多伦多大学主修“中国研究”4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3年,大山感慨学中文给他带来很多人生机会。使得他能从一个平凡的留学生,变成一个师承姜昆的相声演员,再成为中加友好使者,得以与加拿大总理哈珀一起在北京吃碗面,得以在话剧《红星照耀中国》中饰演斯诺,与毛主席同分一根烟。而最初自己学习中文,却是因为高中毕业后在照相馆打工跟一位加拿大华侨共事,觉得说中国话有意思,出于对中文的好奇心而开始对这门有趣的语言进行学习,从未想过中文会给他的人生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对于这些人生的偶然,大山认为其中又隐含一些必然之处,他说自己是学法语的失败者,学中文的成功者,乃兴趣使然,将兴趣爱好变成事业,是人生的幸运。

作为一个外国人,大山避不可少的谈到了文化差异,他提到,差异是世界文化的调味品,突出差异可以让人有归属感,形成团队的凝聚力。但我们不能用惯性思维单方面谈差异,而忽略了文化的共性和互补性。大山跟观众们分享了一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到中国的春节与外国的圣诞节有什么区别时,大山坦言自己可能是逆反心理作怪,回答道:“没什么区别呀!从‘人’的角度出发,这两个节日的核心都在于家庭团聚,大家聚在一起没什么事干就大快朵颐,中国北方吃饺子,外国吃火鸡什么的。”但这个回答却遭到一些专家学者的反驳,认为中国的春节是传统农业文化,外国的圣诞节是基督教的宗教文化,两者的根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通过分享这个小故事,大山进一步提出,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程度却是因人而异,每个人对于差异都有其主观的判断,这取决于人对差异的态度和接受能力本身。例如一个加拿大华侨被问及“你是加拿大人还是中国人啊?”,为什么他不可以是两种地方的人?一个人可以是不同文化复杂的结合体,抛开中外文化不说,南北文化结合的也大有人在,但自我认同应是多层面的。中外文化相遇,常常失去其各自的多元性,只剩下“中”、“外”这界限清晰的两边,这种宏观化应是不可取的。

有趣的是,大山把文化比喻成水,两者的共同点在于稍花功夫就能积累,但一不小心不在乎、不重视就容易流失。同时,它又是生活或不可缺的必需品,你能随时感受到它、需要它。文化如水,必然是流动的,而文化的“肥水”是专门流入外人田的,因为优秀的文化诸如武术、儒家文化、传统美食自然可以传播开来。

在演讲过后的互动环节中,一个观众提出的问题引起了笔者的兴趣,他提到像周星驰这样有名的喜剧演员荧幕与现实的巨大反差,问大山老师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况。大山提到,像侯宝林、陈佩斯这样的喜剧大师,在台下生活中的交流多谈及喜剧模式、喜剧理论等专业性内容,俨然是学者型的艺术家,他们台前幕后的反差颇大,而大山本人坦言自己荧幕和现实的差别不大。

而提到幽默感,大山认为这是人类共有的,区别只在于每个人的笑点、段子、文化背景不同。如何培养幽默感,这取决于我们对人生的态度,要能发现生活的可乐之处。

大山曾经说过,“在中国,人们希望向我学习英文了解国外的情况,但到了国外,我反而成了中国的一名代表,外国人希望通过我了解更深层的中国。”作为一个文化使者,他认为,首要的是进入到别人的文化圈子里,不把自己设定为一个“外国人”的角色,而是作为一个“人”去积极投入地做事情,“是外国人而不是外人”是大山对自己角色恰如其分的定位。

在演出的最后,大山也对在场的观众提出了期望:把意识放宽,试着去学习新的语言,拥抱差异,每个人都可以做文化的潜在使者!                                    

 

 文/13新闻 李洁图/13新闻 吴静文责编/曾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