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动态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动态 -> 新闻资讯 -> 正文

我校顺利举办汕头大学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03-16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备战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校举办汕头大学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

3月12日上午9时,汕头大学第十六届“挑战杯”决赛开幕式在图书馆报告厅举办。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汕头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郝志峰教授,校党委副书记周镇松,原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企业研究所所长林平凡教授,新高科技创投执行董事黄镰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侯永雄教授,广东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谢光强教授,岭南师范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张军教授,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李杨教授,以及校内评审专家、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各院党委书记与副书记、决赛项目指导老师与学生,现场共计280余人。本次开幕式由周镇松主持。

首先,校团委书记姚溱向大家报告本届“挑战杯”组织情况。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是一项具有示范性和权威性的全国性的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奥林匹克”,每两年举办一届。

姚溱介绍,从上一届竞赛结束后,我校从制度完善、项目孵化、竞赛人才培养等方面,充分做好竞赛准备。今年,我校对《汕头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激励办法》《汕头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国家级奖励专项资金实施细则》进行修订,完善竞赛制度;举办汕头大学创新创业项目对接会,与机关单位、行业协会、知名企业、社会组织对接,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项目孵化体系;开设双创精英班,通过“四个一”扶持政策等方式进行竞赛人才的培养,一系列的举措提高了我校同学参加竞赛的积极性。

本届竞赛于2月7日启动,建立了校院两级竞赛机制,校团委主要开展校级层面的组织与培训工作,各二级学院也广泛开展动员与辅导工作,各学院还组织了多场预答辩会,形成了积极的竞赛氛围,为决赛答辩打下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共收到作品139项,参赛学生749人,作品数量与参赛人数相较上一届均实现倍增”。

         本届竞赛,我校不仅邀请校内专家,而且也邀请了具有丰富竞赛评审与指导经验的校外专家,姚溱为大家一一介绍。

         随后,周镇松宣读了晋级决赛项目名单。

最后,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郝志峰教授上台致辞。他首先向一直以来大力关心和支持学校“挑战杯”工作的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晋级决赛的师生表示热烈的祝贺。

讲话中,郝志峰强调了大学生在读期间要参加一次竞赛,尤其是“挑战杯”,第一、是为了改变“工科理科化”现象,做到真正培养学生,“让孩子不是踢点球,而是能够在运动中踢倒钩球”;第二、是为了培养同龄中的领袖,竞赛是我校能与其他优秀高校学子“扳手腕”的好机会,是培养领袖能力的有效途径;第三、是为了把优秀青年牢牢团结在党的周围,而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具有先天优势并且责无旁贷。

郝志峰指出“挑战杯”竞赛名称中的“课外”表明了能力的提升不是仅仅靠老师、靠课堂,更需要大学生有雄心壮志,脑洞打开,勇敢跳出课堂。同时他还向“挑战杯”参赛选手提出要求:第一、要注重传承,真正的科研人是精益求精的,挑战杯的成果要一代代传承下去;第二、要注重成果转化,科研与科研成果密不可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正是这个道理。

郝志峰还对学校创新创业工作提了三点要求:第一、以赛促创,构建高质量双创教育体系;第二、凝心聚力,协同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第三、笃行致远,努力成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人。

他祝参赛同学们在“挑战杯”竞赛中成为汕大的领袖、中国的领袖,未来成为世界的领袖!

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汕头大学第十六届“挑战杯”决赛开幕式结束。

开幕式结束后,三类项目分别在分会场进行答辩。 

经竞赛评审专家组审慎、公正评定,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10名。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与科技发明制作各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5名。

决赛现场还举行汕头大学创新创业项目成果展,对获“挑战杯”、“互联网+”等竞赛省级及以上奖励的项目进行展示,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项目的运营成果与竞赛经验。

 

文|2022级新闻学刘钰洺2021级新闻学吴依晨、校团委黄嘉曼

|2021级新闻学严雪丹、校团委黄嘉曼

(校团委)